金点子(1):建立系统化在职深造机制
鼓励和支持本市在职在编人员攻读更高学位或参加专业研修。建立学费补贴制度,对学成后留任原单位并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学费报销或奖励。完善工学平衡保障,为深造人员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或学习假期,并将深造成果纳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优先考量因素,全面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金点子(2):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 推动智慧赋能,大力发展“智慧银发经济”。培育智慧养老产业: 优先规划并扶持本土企业在老年辅助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健康监测、一键呼叫应急响应、VR适老娱乐等领域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推广。鼓励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对老年人需求的精准响应和服务的智能调度。开展智慧产品普及行动: 组织面向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培训和体验活动,搭建“智慧养老”体验中心,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
二、 聚焦便民可及,积极推广“社区化集成养老”模式。打造“嵌入式”养老驿站: 强化精细化运营理念,在城镇社区科学布局建设集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助餐助浴、精神慰藉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站(驿站),使其成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核心支点。推动商超适老转型: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的大型商超、社区商业中心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增设老年休闲区、健康咨询点、慢病管理站等,拓展社交、健身、文化等功能,转型为满足老年群体综合需求的“老年友好型商业综合体”。
三、 挖掘人力潜力,实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工程。鼓励“银发族”再就业: 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再就业能力。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对吸纳老年人稳定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雇佣补贴”或税收优惠,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岗位。推广“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 探索建立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存储服务时间、未来兑换相应服务的互助养老机制,激活老年人力资源。
四、促进医养结合,建设“高品质医养综合体”。推动资源整合升级: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整合医疗服务、专业护理、康复理疗、文化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现有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功能,或与养老机构深化合作。提升行业规范与标准: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护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培训提升持证上岗率和专业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湘乡银发经济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金点子(3):抢抓醴娄高速机遇,发展沿线经济与红色旅游
一、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立即启动《醴娄高速湘乡段沿线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虞唐、栗山、山枣等乡镇的功能定位、产业方向和空间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联动格局。依托高速互通口,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特色农产品加工园等平台,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道口经济”增长极。预留发展空间, 严格控制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开发,为未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预留充足的战略空间。
二、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高速沿线经济带。支持沿线乡镇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一批高标准蔬菜基地、特色水果种植园和生态养殖场。利用高速物流优势,打造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将“湘乡味道”快速输送至长株潭市场。因地制宜引进和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建材、电子信息配件等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乡镇实体经济,吸引农民就近就业。鼓励在互通口附近布局建设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提升区域商业活力与人气。
三、 串联红色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高速为“线”,串联整合沿线及周边的陈赓故居、谭政故居、黄公略故居(邻近区域)、东山学校等红色旅游资源,设计推出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完善旅游配套, 在高速互通口及主要景点附近,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支持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提升接待能力。推动“交旅融合”, 在高速服务区内增设湘乡红色文化展陈馆、特产展销专区,使其成为宣传湘乡红色文化的第一窗口和游客集散的前哨站。
四、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优先安排资金,提升连接高速互通口与乡镇中心、主要景区的道路等级,实现“快进慢游”。市级财政和项目资金要向沿线乡镇重点倾斜,优先支持其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和文旅项目申报与建设。选派优秀干部到沿线乡镇挂职,加强基层谋划和发展能力。将沿线乡镇作为选调生、科技特派员的重点服务区域。
金点子(4):打造湘乡古龙湖畔小镇,构建长株潭“后花园”
一、交通破局,打通发展生命线。目前,长株潭外环高速尚未延伸至白田集镇,游客前往古龙湖景区需绕行,耗时费力。因此,将长株潭外环高速延伸至白田集镇并增设高速出入口迫在眉睫。便捷的交通不仅能方便游客前来,还能推动小镇的产品和资源走向外界,吸引更多投资与合作,为小镇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完善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小镇目前缺乏功能齐全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抵达后难以获得便捷服务。规划建设现代化集散中心,提供停车、票务、咨询、休息等一站式服务,显得尤为关键。同时,建设景观大道能提升游客的期待感与愉悦感,为小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游客的重要条件。
三、打造风光带,提升休闲价值。建设步行道、观景台、休息座椅等设施,打造优质休闲区域,让游客可以漫步观景、放松身心。这既能提升旅游吸引力,又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通过打造白田河风光带,将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小镇成为理想的休闲胜地。
四、展望未来,构建经济腾飞平台。争取将古龙湖建设规划能早日纳入省、市、县的“十五五”规划,成为重点区域项目,获得更多政策与资金支持。通过科学规划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真正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后花园”,成为湖南旅游的新名片。
责编:王莉君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湘乡召开秸秆综合利用暨焚烧管控工作推进会 全力打赢生态保卫战
-
赵新文: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全力守护蓝天净土
-
陈文浩赴湘乡市调研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
郭勇:聚焦主责主业 推动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
-
郭勇为湘乡一中学子讲授思政课:厚植爱国情怀 争做时代新人
-
【我爱湘乡我的家】“声”动涟水!涟水之声公益朗诵会举行
-
三听三问|郭勇调研安全生产、棚户区改造、秸秆禁烧等工作
-
三听三问|郭勇:用心用情 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工作
- 【我爱湘乡我的家】“龙城周末秀”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 【师者匠心 育梦成光】易静:历史课堂的 “引路人” 校园建设的 “实干家”
- 【师者匠心 育梦成光】颜勇辉:用“心”护航学子梦想 以“情”践行育人使命
- 【人大风采】彭敏:22载深耕社区绘新景
- 我为湘乡“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选登(一)
- 【我爱湘乡我的家】从田间到“云端” 潭市镇直播助农单日销售额破4万
- 【我爱湘乡我的家】东郊乡横洲村: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湘”村振兴】潭市镇九仑村:农家书屋飘书香 共享“悦”读好时光